來源:山西晚報 2022-11-11 01:13:04
????建成國家區域中心城市、構建農業生態城鎮新格局、厚植高質量發展生態本底……11月9日,太原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消息,該局近日公示《太原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示稿),公開征集社會各界意見建議。
????根據規劃,太原市的總體目標是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家區域中心城市,再現“錦繡太原城”盛景。
????城市性質為山西省省會、國家區域中心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示范與能源革命試點引領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要實驗區的核心區。
????人口規模為:2035年常住人口規模約700萬人,城鎮人口達670萬人,城鎮化率95.7%。用地規模約735平方公里。
????融入國家戰略,構建京津冀城市群向西輻射的戰略支點,實現聯動發展,構建全方位、多領域、常態化區域合作發展新格局;以先進制造業為支撐,全力打造支撐國家高質量發展的中部隆起帶,為中部地區實現高質量發展貢獻太原力量;以碳達峰、碳中和行動為抓手,優化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實施能源革命綜合改革,構建綠色低碳多元的能源供應體系。
????重塑開放格局,開放通道,融入國家“京津冀-成渝主軸、京藏走廊、二湛通道”主骨架布局,構建“六放射”對外通道,鏈接主要經濟走廊和物流通道。新建集大原高鐵、雄忻高鐵、太綏高鐵、石太城際鐵路。
????開放樞紐,建設國家物流樞紐;推進武宿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增強連接國際樞紐機場能力,建設臨空經濟區;新建高鐵西站、瀟河站,擴建高鐵陽曲西站。
????開放平臺,南部結合武宿空港和太原臨空經濟區,高起點申建中國(山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北部結合太忻一體化經濟區、高村空鐵聯運物流樞紐打造面向京津冀的一體化協作發展平臺。
????農業空間安全優質。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確保耕地數量不減少、質量有提高、生態功能穩定。推進建設南部高效農業示范區、北部有機旱作農業示范區、西部山地特色農業示范區,中部都市農業融合發展區,形成優質高效的農業空間。
????生態空間山清水秀。嚴格保護生態空間,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構建生態保護格局。推進汾河流域生態治理,強化汾河生態水脈;保育修復東山、西山生態屏障區;預留城北、太鋼南、風峪、汾東南及瀟河生態走廊;保護汾河上游、云頂山、凌井溝、天龍山等自然保護區。
????城鎮生態集約高效。以青山為屏、江河為脈、綠道為廊,形成“山水環擁,融入自然”的共生格局?!耙缓恕睘橹行某菂^;“兩極”為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大盂新城和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范區瀟河產業新城。依托復合交通網絡,促進中心城區、外圍中心城區、外圍組團、重點城鎮之間各類資源要素高效便捷流動。
????全域治山,系統治水,強力治氣,綜合治城。
????建立自然保護區4個、自然公園8個,林木覆蓋率44.34%。以東西山18個城郊公園為基礎,持續推進城郊公園建設。劃定15個礦產資源保護開發重點區域,綠色礦山建設達到100%,廢棄礦山治理修復率達到100%,推動西山國家礦山公園建設。
????重點推進汾河流域、晉陽湖水生態建設,重現山如黛染、水似碧玉的風光。推進汾河流域生態治理,重點實施九河生態整治,推動晉陽湖生態保護修復,打造山湖一體、河湖連通、山水相映意境。
????打贏藍天保衛戰,實施碳達峰、碳中和山西行動,開展大氣環境治理,推動污染治理從治標向治本轉變,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再現碧水藍天景象。
????實施全城增綠,推進綠道藍網及城市公園建設,按照居民出行300米見綠、500米入園標準,全力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山西晚報記者 薛建英
ICP許可證號:晉B2-20040032
晉公網安備 14010702070049號
Copyright ? 2014 www.dljiach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